 
三级乙等康复医院认证 CARF国际康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
宁波市康复医院是宁波市残联直属差额拨款公益二类事业,建于1996年,前身为宁波市聋儿康复中心,起步于1989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变迁,康复服务能力从单一的听障儿童康复,扩展为集医疗康复、教育康复、工程康复、职业与社会康复、康复教学与科研、康复培训与指导加临床基本医疗与健康管理【6+1】模式的唯一一家市级公立综合型康复医院。 近年来,随着硬件提升和软件提档,结合综合性康复医院的特点,医院创新管理体制,实行“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战略和单元化康复管理模式,以“九部一室两中心”的职能设置为格局,极大地推动了医院的内涵提升和康复效果,医院服务发展稳定持续,发展势头良好。 2016年、2019年和2022年,医院连续三次通过国际最高标准的康复质量管理认证体系–CARF三年期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CARF认证的康复医院,同时也是全国首家通过CARF认证的青少年与儿童康复机构。在权威第三方—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康复医院50强榜单中,宁波市康复医院排名位居全国第15名,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1名。 医院设有功能齐全的康复业务科室,有以成年人为主的神经康复、骨、关节与脊髓损伤康复、疼痛康复、老年康复、重症后康复、盆底康复、中医康复等9个医疗康复业务科室加4个单元化治疗区;以儿童为康复对象的儿童肢体康复、听力语言康复、智力行为康复、自闭症康复等4个医疗融合业务科室加5个融合治疗中心与4个病区为组合,在多项康复学科领域内深耕不辍,成果斐然。同时还配备有康复评定中心、水疗中心、手术麻醉中心、高压氧中心、康复工程部(宁波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等多个辅助科室。医院拥有GRAIL情景互动步态测试训练系统(小卡伦)、BTE模拟仿真测试评价训练系统、下肢机器人等众多高端智能康复设备和国内一流的大型水疗中心,为广大患者提供人性化、高品质、全方位的综合性康复服务。 近年来,我院科教工作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提出“科教兴院”的战略目标,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的战略口号,在科研成果、平台建设、人才孵化、教学改革等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教融合生态体系。 科研创新增量提质。医院先后成立中心实验室、获批浙江省儿童康复与运动医学 研究分所,与浙大联合成立《 人工智能与康复医疗》教学科研平台、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成立柔性可穿戴康复创新中心&智慧康养应用示范中心等,不断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医院科研项目、SCI高水平论文、专利等整体科研实力年增长率在40%以上,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双促进”。 教学培训体系升级。深化院校合作,与国内20余家高校建立教学实践合作关系,建立硕士生、博士生实践点,与高校联合培育优质生源,申报成为浙江省首批浙江省康复医师增注培训基地和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中心,不断优化医院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人才孵化与协同发展。设立青年科研孵化项目,助力青年骨干快速成长;引进国家杰青人才,激发院内科教研学活力;获批成为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博士后人才。近年来,医院不断通过“引才、培才、留才”等方式推动人才及指导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医院自主研发了具有康复医院特色的康复辅助系统与最新的HIS 5.0系统融合,建立起电子康复流、打造康复数据库,为医院全面实现管理手段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业已成为浙江省起步最早、门类最全、设备高端、富有特色的综合性康复机构。先后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康复工作先进集体”、“残疾人之家”等称号。 截止2021年,医院总面积达5.5万平方,编制床位515张。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改革,着重提升医院的服务提供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科教研学能力、质量控制能力、数字支撑能力等“五大能力” ,推动“三级康复医疗与康复服务体系、康复医学专业体系”的建设。以“创造卓越康复、提供感动服务”为行为准则,阻残减障、高质高效为工作目标;用团结实干、廉洁奉献的团队作风,开拓创新、仁道服务的工作作风;体现为患者提供卓越康复,让患者融入主流社会的责任使命,从根本处实现从低水平提升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 我们深信,宁波市康复医院成人康复、儿童康复两幢运营大楼及其深厚内涵将成为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两只强大引擎,为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康复机构的目标奋力划桨。
医院文化
一个愿景 建设一流康复机构 两项使命 1、为患者提供卓越康复; 2、让患者融入主流社会 三大理念 服务理念——患者为中心 康复理念——ICF为标准(活动和参与为导向) 管理理念——持续改进为目标 核心价值观
阻残减障——减少残疾发生,减轻残疾程度 行为准则 创造卓越康复 提供感动服务 工作目标 阻残减障 高质高效 团队作风 团结实干 廉洁奉献 工作作风 开拓创新 仁道服务
(内容更新于2025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