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科的走廊里飘散着淡淡的艾草香气,端午前夕,这个平日里充斥着消毒水味道的空间,此刻被一种温暖的氛围所笼罩。医护人员推着治疗车,上面摆放的不是医疗器械,而是五颜六色的绸缎、丝线和晒干的艾草。这辆特殊的“治疗车”正推向活动区域,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患者、家属和陪护人员,他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活动室里,各式各样的香包摆放在桌前,有珠子串成的精致款式,适合年轻人佩戴,扇子形状的香包典雅大方,颇受中年患者青睐,而玉环流苏款的则深受老年群体的喜爱。 “艾草有驱邪避瘟的寓意”主任一边分发材料一边解释,“在中医里,它还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对咱们骨关节疾病的患者特别有益。”他的话让在场的患者纷纷点头,有人已经开始将艾草放在鼻尖轻嗅。 在人群中,一位两鬓白发的老奶奶格外引人注目。她的右臂悬着固定带,左手指微微颤抖,却专注地摆弄着面前的黄色绸带----这是64岁的陈奶奶,由于肩关节受伤,她的右臂不能抬太高,所以她只能用左手捏起一撮晒干的艾草,颤颤巍巍的移到香囊的开口处,还有几片艾草叶从她指尖飘落,她却不急不恼,慢慢地、一点点地将艾草填进去。“艾草好啊,能驱寒止痛,能报平安。”她对着对面的小护士说。 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者们围坐在一起,交流着各自的设计构思。曾经因为疼痛而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取而代之的是专注的神情和偶尔迸发的笑声。一位年长的奶奶指导年轻人如何让流苏更加飘逸,护士们则教患者们如何装饰材料。医患之间的界限在这一刻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得的平等与融洽。 为什么要在端午做香囊,曾听老人言:“老话说五月是毒月,挂艾草能赶走病气。”端午正值仲夏,湿热之气渐盛,正是疫病易发的时节。在这个充满科技仪器的现代医疗环境空间里,一缕艾香串联起了过去与现在。当患者们将香囊别在病号服上,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草药的纹理,更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对抗疾病、守护生命的精神密码。这种文化记忆的延续,或许正是端午香囊最深邃的蕴意。
宁波市康复医院
2025年6月3日 



|